新媒体+科技双驱动,山西两大文物项目斩获全国最高荣誉
新媒体+科技双驱动,山西两大文物项目斩获全国最高荣誉
新媒体+科技双驱动,山西两大文物项目斩获全国最高荣誉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zìrányíchǎn)日
主场城市活动在(zài)湖南长沙举行
山西捧回两项(liǎngxiàng)全国“十佳”
本报参与的“十大博物馆抖音(dǒuyīn)大联播·让‘国宝’
实证文明山西主题(zhǔtí)活动”系列报道入选
6月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chéngshì)活动开幕式在湖南长沙举行,现场公布2025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méitǐ)传播精品推介项目和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ànlì),包括本报参与的(de)一项目在内,山西共有两个项目荣获“十佳”。
由(yóu)山西省文物(wénwù)(wénwù)局、《山西晚报》社有限责任(yǒuxiànzérèn)公司、山西省博物馆协会联合举办的“十大博物馆抖音大联播·让‘国宝’实证文明山西主题活动”系列报道,入选2025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jīngpǐn)推介十大精品项目。该(gāi)评选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主办,得到各地文物、网信部门和相关单位积极响应,共收到291家申报单位的340个申报项目,含5300余件作品。内容涵盖(hángài)文物保护利用、考古(kǎogǔ)研究、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博物馆改革发展、文物科技创新、文物交流互鉴等领域;形式包括音视频(shìpín)(yīnshìpín)、纪录片、融媒体活动、动漫等多种类型。获推介的优秀作品将在新华社客户端“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平台”和“中国文物报微信视频号”进行集中展播。
由山西省文物局申报的“智能守护+实地巡防创新(chuàngxīn)文物安全监管模式”获评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gāozhìliàng)发展(fāzhǎn)推介案例(ànlì)十佳。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集中示范推广文物领域用新发展理念指导改革(gǎigé)创新实践的最新成果,已连续开展三年,产生良好的业内影响和社会(shèhuì)效应。今年的遴选推介工作得到了(le)各界高度关注、积极响应,各级(gèjí)政府部门、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申报有效案例251个,涵盖了政策法规、文物安全、保护管理、考古发掘、博物馆、革命文物、社会文物、科技教育、人才培养、宣传传播、交流合作等方面,覆盖广泛、亮点突出(tūchū)。国家文物局将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介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jīngyàn),充分发挥(chōngfènfāhuī)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此外,山西文博部门及相关机构(jīgòu)申报的清源文化遗产“Dr. Heritage”播客(bōkè)节目、纪录片《红色见证——革命文物故事收集整理》、“山西宋金墓葬壁画中的世俗生活”线上数字展、宣传片《飞云(fēiyún)楼》等入围2025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chuánbō)精品推介。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的主题,为“让文物焕发(huànfā)新活力绽放新光彩(guāngcǎi)”。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湖南省(húnánshěng)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物局、长沙市人民政府承办。
“十大博物馆(bówùguǎn)抖音大联播·让‘国宝’
实证(shízhèng)文明山西主题活动”系列报道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运城博物馆考察时指出:博物馆有(yǒu)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tāmen)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在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由国家文物局新闻(xīnwén)中心指导,山西省(shānxīshěng)文物局主办,《山西晚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博物馆协会(xiéhuì)联合抖音集团,组织开展了“十大(shídà)博物馆大联播·让(ràng)国宝实证文明”山西主题活动。
从(cóng)2024年5月(yuè)9日—18日,执行团队走访了全省10个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每天一个主题,进行了10场网络(wǎngluò)联播(liánbō),寻访植根在山西地区璀璨的历史和悠久的文明(wénmíng),彰显“文化有根、文明有源”的宗旨。当年5月16日,又在运城博物馆进行了以“走进运城寻根文明”为主题的特别联播。
全媒体(méitǐ)阵容下的立体传播,使本次(běncì)主题(zhǔtí)活动成为5·18国际(guójì)博物馆日的热点,新华社、央视网、中国新闻网(xīnwénwǎng)、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等(děng)平台(píngtái)纷纷加入,传播的声浪更大。截至2024年5月23日,该活动全网累计观看量1335.2万,展现次数5240万。抖音话题#十大博物馆联播展现精彩山西(shānxī)#,国家文物局、山河视频、文博山西、大象新闻等64个新媒体账号参与,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522.2万,使本次主题活动成为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一道独特而闪亮的风景线。
智能守护+实地巡防创新文物安全监管(ānquánjiānguǎn)模式
山西作为华夏文明(wénmíng)的(de)(de)重要发祥地,文物(wénwù)资源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但文物安全形势严峻、任重道远。全省目前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保单位531处(数量位居(wèijū)全国第一),省保单位779处,历代长城1401千米。这些数量巨大的文物空间分布(fēnbù)零散,多处于偏僻荒野,极易受到自然气候的侵蚀破坏,同时各地用于文物安全监督管理的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薄弱,给文物安全带来多重挑战。如何(rúhé)通过充分的保护、传承、利用,使其得到更为长久的安全存续,是(shì)山西面对的一道必答题。
在(zài)此(cǐ)背景之下,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wénwù)(wénwù)(wénwù)工作的重要论述(lùnshù),按照《文物安全(ānquán)防控“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文物保护和(hé)科技创新规划》精神,结合山西文物实际,出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奋力推动山西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深入推进文物平安工程。山西省文物局(wénwùjú)党组始终把文物安全当做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认真落实文物安全监管责任,创新构建人防、物防、技防(jìfáng)“三位一体”的文物安全防范体系,建立线上监测监管、线下巡查(xúnchá)检查双管齐下的联动机制,以科技赋能文物安全,推动实现全省文物安全监管核查的“大安全”格局,真正做到文物有人看、有人管、有人查。
在线上,全省文物安全监管数据汇聚一个系统,充分运用物联网、AI智能识别、云计算、大数据等对(duì)山西省1310处(目前覆盖1211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监测,实现对国、省保全天候(quántiānhòu)、可视化管控;在线下,建立安全巡检队,组建了匹配11个市及长城的14支(zhī)队伍,实现问题和隐患数量(shùliàng)下降78%。建立省、市、县三级直联机制,形成查(chá)问题—除隐患—促整改的文物安全防范闭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与高效联动,为(wèi)文物安全监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与人力(rénlì)保障(bǎozhàng),开创了文物保护单位大场景监控的新模式。
来源:山西晚报(wǎnbào)·山河+记者 吕国俊 南丽江
编辑:山西(shānxī)晚报全媒体编辑 曹锐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